撰写《祭孔子文》的前前后后 | ||
| ||
撰写《祭孔子文》的前前后后 崔铭先 (一) 衢州市人民政府决定,在2004年9月28日孔子二千五百五十五周年诞辰时,举办“衢州国际孔子文化节”,除要进行一些必要的经济商贸活动外,其中心活动是举行近半个多世纪以来的首次“祭祀大典”及举办“国际儒学论坛”。出席大典者为市领导、各部门领导、各界代表和孔氏族人代表。知道这一决定之后,自然十分高兴。因为历史上的祭孔活动,从来就是和国运昌盛、歌舞昇平的太平盛世连在一起的。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衢州要要举办“祭祀大典”,不正说明了衢州经济的繁荣、社会的安定和人气的旺盛么?举办孔子文化节,对衢州人而言,自然是一件值得击节的大好事。 2004年暮春,我将刚刚完稿的《东南闕里》组歌歌词交给孔祥楷先生,以便他能尽早地谱曲。顺便说一句,在这之前,孔先生曾找过好几位音乐界人士,希望他们能担当起为这一组歌的谱曲任务。也许是题材太大,也许是时间太急,也或许是其他的原因,终未有人拍过胸膛。情急之下,孔先生只好拾起年轻时曾经玩过的业余爱好,自己去谱写这部组歌的曲子了。正在我准备离开时,这位担任“衢州国际孔子文化节”筹备领导小组副组长的祥楷先生却又交给我一项特别的任务:为“祭祀大典”撰写《祭孔子文》。他话音才落,我就一阵忐忑,刚想婉言谢绝,他却一句话关门:“记住,五一长假后,我们讨论你的稿子。” 不能推辞。其实我知道,即使推辞,最后孔先生还是会想方设法叫我作的。因为几年的相处,彼此了解,他知道我对孔夫子的认识。须知,没有对逝者的认知和崇敬,是没法去抒发对孔子这位伟人的纪念之情的。 由此时起,我就努力摆脱一切俗务,认真地思考起来。 我想到,孔子是生长在春秋时期的人物,而那时正是思想大开放的百家争鸣、各种学说纷纷产生的时代; 我想到,秦始皇统一了中国,建立了封建专治的国家,因实施法家思想而焚书坑儒,幸有孔子嫡裔藏儒家典籍于孔宅之壁,而使这些典籍躲过了劫难; 我想到,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而使孔子的思想得以复兴,并成为数千年来封建社会建国家、治万民、兴百业的思想基础; 我想到,孔夫子思想的核心是“仁”、“恕”、“礼”、“义”,要治国者必须“爱人”、施“仁政”; 我想到,孔子是中国私人办学的始祖,他“有教无类”、“诲人不倦”,以杏坛为讲台,以“修、齐、治、平”为目的,培养了大批人才; 当然,我也想到了孔端友扈跸南渡、遵皇命安家于衢州,至今已有二十八代。八百多年来,孔夫子的嫡长孙们,衍圣弘道,办学校,当学官,为山长,一代代而不遗余力; 自然我还想到了作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坚的孔氏南宗家庙:南宗家庙因孔子的嫡长孙南渡寓衢而建。这就是古人说的“庙于鲁者,礼也;舍鲁而南者,宗子去国,以庙从焉;亦礼也”。而孔氏南宗家庙却既不同于曲阜孔庙,也不同于全国各地的文庙,当然更不同于其他姓氏的宗祠了。在衢州,它既是孔子的嫡长孙祭祀先祖的家庙,又是官方祭祀至圣先师的殿堂,还是文人学士、庶民百姓祭拜万代师表的场所。也正因为如此,它就成了官宦、儒林、群众崇儒尊师重道的物化象征。 想清楚了,条理也就随之而清。于是,很快就写出了初稿。 后经两次征求意见,又作了适当修改,经孔祥楷先生同意,就定稿了。 于是,在此2004年9月28日的“祭祀大典”上,主祭人、衢州政协主席童效武先生,以洪亮的声音向诞生在2555年前的孔夫子表达了今天的、包括他的嫡裔在内的衢州人对他的崇敬之情:(注:以下录2004年的《祭孔子文》)
(二) 今年五月中旬,市政府高启华副市长来到孔氏南宗家庙管委会,告诉主任孔祥楷先生:今年祭祀孔子要以教师和学生为主,是学祭。已经与教育部门的领导进行过商讨,请孔先生待后再与他们作仔细的研究。 学祭,这又是半个多世纪来的第一次。 是祭祀,就必须有祭文。 由于去年的《祭孔子文》是由我撰写的,于是,祥楷先生就和我商量,是不是仍由我来起草今年学祭的祭孔子文。 我十分为难。因为,一个作者很难写同一个题目的两篇文章。而且,这两篇文章所表现的又是同样的思想。该讲的去年的一篇都已经讲了。同一个作者再写同样内容的、新的祭文,是不可能有新的思想的。要是接受这一任务的话,那文章该怎么写呢?于是,我就婉转地推辞。但是,孔先生却不改口。坦率地说,我是十分地钦佩这位孔夫子的嫡长孙的。十多年前,他是沈阳黄金学院的领导。领导有方,声名日上。如果不是为了为衢州的社会经济发展尽一份力,不是为了弘扬作为传统文化核心的他的始祖创立的儒家学说,不是为了让衢州孔氏南宗家庙恢复历史的辉煌并使之为衢州添光加彩,他又何必南归来费心费力呢。圣人之孙尚切无怨无悔,难道一介书生就不能尽一点微薄之力么?无奈之下,我接受了孔先生交给我的任务。但我知道,对我而言,今年的祭孔子文,肯定比去年难写。 于是,我就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首先,你不应该离开对孔子的整体评价。孔夫子的学说是众星所拱之明月。有了儒家学说,才使得其他理论黯然失色。 其次,因为是学祭,你又不能忘却参加祭祀的主体。我曾与朋友们阐述过我的见解,我以为孔夫子是你的、我的、所有断文知字的人的先师,他不单单是学校里老师和学生们的先师;正因为如此,学祭应该是知识界的共祭。 其三,孔子所教的是“仁、义、礼、智、文、行、忠、信”,他的目的是培养为民众、昌国运、能委以重任的君子。 其四,孔子的教育方法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学习途经是教学相长、见贤思齐。 其五,孔子为实现自己的愿望,不但周游列国以宣传自己的主张,而且以杏坛为基地而行教学实践。 当然,我所思考的,还远远不至这些。 由此,我考虑了今年学祭向孔子祝颂的《祭孔子文》的内在逻辑:一说学祭;二说他(孔子)学说的创立;三说他(孔子)的学说的作用;四说他(孔子)的办学的途径;五说他(孔子)的教学方针、内容、方法、目标和成绩;六说他(孔子)的伟大;七说是衢州的众多师生和知识界的代表在祭祀他(孔子)。 思考就是打腹稿,思考明白了,腹稿也就成了。于是,我就把它写了出来,请孔祥楷先生、高启华副市长和教育、文化部门的领导及一些学有专长的人士评议、斧正。之后,稍作修改,就定里下来。下面就是今年学祭的《祭孔子文》:(注:以下录今年的祭文) 祭孔子文 日月交辉,沧海桑田;岁次甲申,国泰民安;秋高气爽,先师华诞。 谨代表 人民暨孔氏南宗族人,奉香顶礼,五谷贡献,歌舞翩跹,至诚至虔,敬祭于衢州孔氏南宗家庙大成殿至圣先师灵前: 洪荒蛮夷,天下混沌;存赖以天,命制于人; 万木竞发,鲁林独尊;道孕尼山,振聩万民; 昭昭仁德,穆穆诚信;以仁治世,以德育人; 修齐治平,孝义衷亲;中和有序,公正为钧; 春风化雨,滋润万根。惟我先师,德昭苍生。 三皇五帝,奉祀为尊;素王之称,从古至今; 祖龙坑儒,百经被焚;鲁壁堂堂,师训犹存; 谆谆教诲,熠熠宏论;泽被帝宫,惠及黎民; 暴虐被诛,仁善长春;和衷共济,友爱人伦; 巍巍五岳,鼎立崇峻。惟我先师,教政以仁。 习习儒风,华夏灵魂;仁义礼信,万代不泯; 煌煌论语,世界遵循;我道不孤,四海有邻; 融融德法,滔滔河新;万众一心,和如瑟琴; 改革开放,跨越飞进;国泰民安,九州欢欣; 东方巨龙,驾雾腾云。惟我先师,道贯古今; 遥想当年,曲阜罹乱;孔氏大宗,扈跸南迁; 赐家寓衢,生息繁衍;兴建家庙,儒林风范; 莘莘学子,芸芸少年;叩谒圣像,参商共瞻; 孔氏大宗,施教黾勉;弘道乡里,教化民间; 如林密密,似水涓涓;文化名城,赖为中坚。 东南闕里,嫡裔故乡;经济猛进,儒风浩荡。 元元情怀,拳拳心香;祈灵大吉,伏惟尚飨。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