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玉琳琅照三衢——走进衢州人文博物馆 | ||
| ||
珠玉琳琅照三衢 ——走进衢州人文博物馆 巫少飞 近20年,浙江豪盛集团董事长严春元致力于丰富衢州历史名城的内涵,把大量的资金用以收集散落在三衢及周边地区的历史文化遗存。不久前,记者来到位于柯城区九华乡的衢州人文博物馆,得以管窥其中部分珍藏。 收藏,是因为我们希望挽留因时间的风沙弥漫而带走的历史。而“今月曾照古人”,当歌曲和传说都缄默时,只有这时光雕刻的收藏品还在诉说着历史。 19幢古建筑 衢州人文博物馆先后整体搬迁了19幢明清古建筑。这些古建筑是明清的府第、民居、宗祠、戏台、店铺,原先破破烂烂地散落在衢州及周边地区。建筑公司在拆迁之前,对每一幢古建筑作了全方位的拍摄,把每一块牛腿、雀替、楼栅、砖雕等统一编号,即使是瓦垄、滴水、椽头也一一作了注解。然后,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以异地搬迁复建的方式进行集中保护,最大限度地保证古建筑的历史性、真实性和可观赏性。 衢州人文博物馆的古建筑气势恢宏、布局严谨、形式多样,富有江南民居特色和鲜明的时代特点。有的以门面精美闻名,有的以用料考究见长。整体古朴典雅。 其中的“双峰拱秀厅”为清早期建筑,以梁架结构奇巧而注目。单檐歇山,立柱上施大额枋结成井架,枋上设斗拱承托屋檐。梁架多角梁,并有藻井,既有荷载能力,又有装饰作用。而“居仁堂”为三间二搭厢结构,内有八角藻井、迎客榻、鸳鸯桌、双石鼓等摆设,古雅别致。“德惠留芳厅”的砖雕堪称佳构,其门楼装饰,浮雕镂空,工艺精湛,造型生动,是由青砖砌成的重檐结构,上面缀有各种图案,塑有“八洞神仙”、“渔樵耕读”、“福禄寿喜”等纹饰。 走进每一幢古建筑,室内的天花藻井、走马楼、花棂窗、迎客榻等无不精雕细刻、髹漆描金;木梁柱上立体瑞兽群雕,千姿百态、栩栩如生。 19幢原先深藏于闾巷村落的古建筑,错落有致地散布在衢州人文博物馆内,各房子间建有山门、曲廊、亭台,杂以自然流畅的山石花草呼应,整体看来美观大方。 百床 在我市艺术家汪贤林、江渭东等人的设计、布置下,19幢古建筑内陈设了“百床”、“千瓷”、“万玉”等。 衢州人文博物馆收藏有几百张古床,有罗汉床、架子床、拔步床等类型。其中一张“千工床”形体庞大,结构复杂。按一天一工,一张床需要花费工时千工之多,因此叫“千工床”。床前有一个小廊,形成很小的活动范围,俨然“房中有房、室内有室”,故被称为“床中床、罩中罩”。这张奇特的床除了睡铺外,还有马桶箱、梳妆台、小橱、首饰箱、点心箱、麻将桌、香烟抽屉等。床榻上镂空木雕非常精彩,精致的工艺贯穿整块木料,面面相连,层层镂空。而祥禽瑞兽则掩映在茂密的花卉枝蔓中,栩栩如生。 衢州人文博物馆的古床基本以红木床为主,部分以紫檀和黄花梨为材,材质上乘。其雕刻基本以龙凤、人物、花鸟造型为主。有的床榻上雕满琴棋书画、戏曲片段的图案;有的床板上镶嵌了琉璃、玛瑙、贝壳,最珍贵的饰以象牙。祈求多子多孙的,床上会刻上活泼可爱的孩子、双兔等;希望升官发财的,床榻上自然有金银财宝、封侯挂印的内容。 千瓷 衢州人文博物馆收藏有几千件陶瓷,有执壶、灯盏、烛台、春瓶、盘钵、笔筒等。身兼我市收藏协会副会长的严春元说,他原来并没想要收藏“千瓷”。有一回,一位福建收藏爱好者拉来一车的陶陶罐罐,严春元表示不要。可车主说,一路颠簸,拉回去八成要打碎的。一方面是同情他,另一方面也为了支持收藏事业,严春元就勉强收下来了。哪知请了专家仔细梳理,发现里面居然有原始瓷豆及西周时期的盂、尊、碗及筒形罐、纹陶瓮等。 以后,严春元开始有意识地收藏与衢州历史文化相关的婺州窑陶瓷。婺州窑产品常见的器物有盘口壶、罐、唾壶、耳杯、熏炉、虎子、笔筒等,明器有鸡笼、水井、灶等。其装饰手法有捏塑、镂空、模印、刻划等。谷仓是由东汉时期的五联罐演变而来,衢州人文博物馆收藏的谷仓一般上部有五个小罐,周围塑飞鸟、走兽、楼台、亭阙、佛像、侍俑等。 除了婺州窑产品,衢州人文博物馆还有部分龙泉窑、均窑、磁州窑的器物。 严春元表示,婺州窑是中国陶瓷史重要组成部分,收藏这些,是为保存我们的文化符号和历史记忆。 万玉 衢州是孔氏南宗家庙的所在地,倡导“玉有五德”的就是孔子。严春元说,对于收藏,他能“看懂”的可能只有玉了。多年来,严春元收藏有上万件玉器,著名学者史树青先生曾专门为之题写“万玉堂”斋名。 从良渚文化时期的璜到战国时期云纹白玉勾连;从汉代螭首灵芝纹带钩到宋代青玉覆瓦印钮……自新石器时代至明清,衢州人文博物馆收藏有各个历史时期的代表性玉器。最大的“人财两旺”玉器达13吨。 玉,历代被视为瑞宝,是美好象征,人们还把玉比作修身的标准和个人的品德。中国收藏家协会会长阎振堂说:“严春元收藏的玉器,数量巨多,且多以和阗白玉为主,故材色佳美,质量贵重,成为其特色之一。”如果比较一下薛贵笙主编的《中国玉器鉴赏》一书,可知,严春元收藏的玉器种类几乎囊括了所有的玉器品种。因其种类的丰富齐全,解读文字的专业准确,观众可以从衢州人文博物馆了解和掌握鉴赏玉器质地、种类、技法、题材乃至寓意等诸多玉文化的知识。 龙袍 衢州人文博物馆收藏有四十多件晚清宫廷服饰,有清代皇妃穿的长百褶裙、比甲等,其中有一件系皇帝之龙袍。 据《清史稿·舆服志》载:龙袍,色用明黄,领袖俱石青,片金缘。绣文金龙九,列十二章,间以五色云,领前后正龙各一,左、右及交襟处行龙各一,袖端正龙各一。下幅八宝山水,襟左右开,棉、袷、纱、裘各惟其时。 衢州人文博物馆收藏的这件龙袍当为清代如意馆设计,由南京织造制作。其金银缕丝万条以上,细丝线间缀有龙纹。其费工之大,用料之奢侈,实为少见。 功德碑 严春元表示,自己虽然书读得少,但由于长期把志趣、爱好投入到古董收藏,长期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文化识见也略增长。哪怕在他企业陷入低谷时,也没有放弃收藏的爱好。 去年底,一位收藏爱好者给严春元打来电话,说山东的收藏品市场有一块功德碑,碑文上刻有“清处士讳傅光字耀斗卜老先生迩德碑”,落款有“衢州知府乙卯仲春立”等字样。严春元说了一句“谁这么没名堂把衢州的东西卖到外地?”就连夜托人把这近四吨重的功德碑给买回来了。 严春元说,我们要丰富历史文化名城的内涵,不能让别人瞧不上我们衢州文化的底蕴。故有能力买下的历史文化遗存,特别是关于衢州的,他都不遗余力地搜罗、保存。 严春元曾出资帮助举办“庆衢州日报复刊20周年”的“鉴宝”活动;在衢州博物馆新馆筹备期间,严春元一次就捐给市博物馆明清红木古家具一套;而市收藏协会每次活动,他都积极出钱出力。 衢州人文博物馆还收藏有大量的匾额、石雕、书画、医书等。严春元说,他所做的收藏事业,只为“提升我市的城市品位”;只为“做像样的事留给社会”。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